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史军的博客

2007年6月开始记录,11年...

 
 
 
 
 

日志

 
 

阅读207:《黄以方录》发动处、戒慎恐惧、活泼泼地、精微愈显  

2016-12-21 16:21:11|  分类: 读《传习录》下卷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钱德洪序

  先生初归越浙江省:~地。~国时,朋友踪迹尚寥落,既后四方来游者日进:癸末年已后,环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诸剎,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旦。南镇、禹穴、阳明洞诸山远近寺剎,徒足所到,无非同志游寓所在。先生每临讲座,前后左右环坐而听者,常不下数百人,送往迎来,月无虚日:至有在侍更岁,不能遍记其姓名者。每临别,先生常叹日;“君等虽别,不出天地间,苟同此志,吾亦可以忘形似矣。”诸生每听讲出门,未尝不跳跃称快。尝闻之同门先辈曰:“南都以前,朋友从游者虽众。未有如在越之盛者。此虽讲学日久,孚信渐博,要亦主要是先生之学日进,感召之机,申变无力,亦自有不同也。”
        大意是初时人少,现在人渐渐多了,来的人一心致圣贤的恐怕也不多,趋之若鹜沾光的多。孔子弟子中贤人也就72.。

   门人黄以方录

  〔1〕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说似不相合。”“博学于文”出自《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自《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以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先生曰:“《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见,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诗》、《书》、六艺,皆所以学存此天理也,都是文以载道的,不特发见于事为者方为文耳。‘余力学文’,亦只‘博学于文’中事。”学文与行乎礼,学文也要看见其中的道,才是学文之意义,行礼,不学文者,于礼的作用和意义理解不深刻,勉力为之,勉强听个“老人言”,不知道其中利害。所以,二者都是一回事儿。没礼貌的人,也被称为没教养、没文化,这不是一个意思吗?

         或问“学而不思”二句。“学而不思者惘,思而不学者殆。”
         曰:“此亦有为有目的有针对的而言,其实思即学也。学有所疑,便须思之。‘思而不学’者,盖有此等人,只悬空去思,要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身心上实用其力,以学存此天理;思与学作两事做,故有‘罔”与“殆”之病。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原非两事也。”钱穆先生注:学而不思,不深辨其真意所在,必致迷惘无所得。思而不学,则事无验证,疑不能解,将危殆不安。故『学与思』当齐修并进,不可偏废,仅学不思,容易迷失自己。仅思不学,亦是把自己封闭孤立了。
           学是必须的,思也是必须的,不思,根本是学不进去的,就像耳旁风。曾有人批判学,学傻了,说要思考,这个不是懒惰就是空泛无料还自以为是,就那么点人生经验,值得翻来覆地地思考?文字正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技能,文字的对人类的作用和帮助,远远大于糟粕文字对人类的危害,后者经不起大浪淘沙般的时间的考验,所以,学,更要学经典,才能有了“老料”,供你细细思考琢磨。

  〔2〕   一看便先晕了,这个又是辨析的文字,是老生常谈的,新生难谈此题。试试看。先生曰:“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谁这么说的?不可能吧,先儒是不是指遇见什么格什么,天下之物如何格得?格之不尽的。《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这个可以啊,生物学植物学不就是研究这个?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我倒觉得,但凡这人能够沉静下来,研究些东西,这内心已经有了敬畏,已经是诚心诚意了,否则也没法干这格草木的事情。我解‘格’作‘正’字义,‘物’作‘事’字义。《大学》之所谓‘身’,即耳、目、口、鼻、四肢是也。欲修身便是要目非礼勿视,耳非礼勿听,口非礼勿言,四肢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工夫?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常令廓然大公,无有些子不正处。思无邪,即心中无邪念。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正心最关键,这是“正”。
        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就是啊,心本来是善的,如何不善?如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功?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发动处着力,由外向内。心之发动不能无不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如一念发在好善上,便实实落落去好善,一念发在恶恶上,便实实落落去恶恶,意之所发,既无不诚,则其本体如何有不正的?故欲正其心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意为心之发动。然诚意之本,又在于致知也。所谓人虽不知而已所独知者,此正是吾心良知处。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明知故犯,为什么,欲望。吾心良知既不得扩充到底,则善虽知好,不能着实好了,恶虽知恶,不能着实恶了,如何得意诚?故致知者,意诚之本也。
        然亦不是悬空的致知,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这就是“事”。去恶固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为善则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也。如此,则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而意之所发,好善、去恶,无有不诚矣。诚意工夫实下手处在格物也。随处格物。若如此格物,人人便做得。人皆可以为尧、舜,正在此也。”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
        格物,就是正事。正念去做事,做每一件事。这就是诚意了。坚持诚意,自然知致。反过来,也习惯了诚意做事,无事不诚,人成就了,这人也就成就了!尧舜,有大功名者也,没有大功名,其心如此诚意,也是尧舜一般人物。自己知道自己。
         特别注的是,意念是个发动处,念起即觉,很厉害。不能只认为行为、做了,才是发动处,才要正。没做,没付诸行动,只是算计,只是念叨,只是抱怨,不算什么,这就错了。
         古人文章,读起来应该也不难,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动,然后就能一念一念地警觉。阅读207:《黄以方录》发动处、ing - 88706 - 史军的博客(2016-12-21)
      

  〔3〕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何曾把他的说去用!谁何曾实践过?我着实曾用来。年少时格物的故事。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呵呵呵,总要试试的,远比说的来的真切。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明白了格物的真正含义,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担当的意思是腰杆直挺直了,明白了其中含义,可以为旁人注释,也自己也找到了着力点,终于看见那座山,道理一样的。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
       人人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授者已经高明,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了。不过阳明心学更有高明处。如果一个人能够专注地做事情,即心到眼到手到,安心所在手头事情上,随遇而安于格物,不懂就问就学,则何事不能知?也就是说打鱼的方法?不会?我学;打鱼没网?没事我织,不会?我学。这样的心态,如果懂得了,世上无难事了!

  〔4〕门人有言邵端峰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之说。洒扫应对就是格物!
         先生曰:“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注意这个边界的问题,一个是能力的边界,孩子嘛;另一个是接触事情的边界,让孩子再写PPT的时候诚意,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了。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孩子有孩子的良知,老者也有老者的良知。孩子敬老,老人也要为老而尊。
         又曰:“我这里言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工夫;一样的修行手法,和练习书法同理,练字相同,不过练法或有差别。我非大书家,不懂那份状态了。但圣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上中下人等,都要格才知其生态环境周围的物之理。农人懂得种庄稼,贵族得知礼节,中国人得学汉语,美国人得学英语,这个学习的意思是一样的。(居所更换,感冒侵扰,半个身体发酸。此处停工多日,头脑中的状态亦复轻狂,得之难失之易。20161230)

  〔5〕或疑知行不合一,以“知之匪艰”二句为问。《尚书·说命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知易行难。
         先生曰:“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愚夫愚妇皆知也,公道自在人心。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只是不能做到那良知,这还不是知易行难吗?知行合一的辨析,放在哲学上的“念头”的细节里,或许更能有合一的一致性。在普通人的理解中,若能明白知易行难,则更要在“行”上着意,多做少说,此意念也大有利于修行。我这算是和稀泥?

藕益大师说十种障碍中修行其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一周的病扰,确实是起了烦恼,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贪求安静的身轻的环境,回退感觉明显。也知道,在不同“状态”看世界确实不同,所以很多时候,无话可说其实是对了,非要劝说,力劝,还要为了人家好,怕是适得其反,人家以为你有所求,不如等待,或者随他去做,要不然就自己亲自去做好了。
    当此时候,觉得做个手工艺人,其实很幸福,构思、呈现,我努力做到最好,至于是否有人“知”,随他去了,反正木已成舟。

  〔6〕门人问曰:“知、行如何得合一?且如《中庸》言‘博学之”,又说个“笃行之”,分明知、行是两件。”博学然后知,再行,这不是三件事情吗?至少知和行是两件吧。问话者的意思。
         先生曰:“博学只是事事学存此天理,学习万事万物中的道理,获取的是知识(我这个理解或歪解其意)。阳明的定义了知识的知,不是知行合一的知,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念念不忘谓之行,脑子里闪出这么一句话。学之不已,行之不停。学到了的道理,是事事物物的理,操行的时候便按着这些“理”执行。知行合一,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很多人似乎“做不到”,知道做不到,其实呢,那也是知行合一的,只不过层次有不同。你的知和你的行一定是合一的,知不合道,行便不合道。你说有些道理我也懂啊,为啥做不到,没懂得透彻呢。每种行为的背后,都有综合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高速运算,然后在头脑中选择了那样的最有利或者最过瘾的行为,比如喝酒,比如媚言,所以,清醒状态下后悔,但要知道“清醒”其实就是距离透彻很近的状态了,接近了“道”。那这样就明白了,你真的计算清楚了,才是真的知了道,那样的话,行为才能合道,才得到自然、怡然自得,否则总是感觉不顺。所以,知行合一,没错。错的是知不到位行不到位。俗话说的,你这人“认识”有问题。(话痨,待修改。)
         又问:“《易》‘学以聚之’,又言‘仁以行之’,此是如何?”
         先生曰:“也是如此。事事去学存此天理,事事时时存住这一天理良心,不动心,则此心更无放失时,经历风雨曾经沧海,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事上磨练的就是这个境界,不急不躁,不动声色(此本意),故曰:“学以聚之。”学,有止境,止于至善。
然常常学存此天理,更无私欲间断,此即是此心不息处,故曰“仁以行之”。”存个天理,是什么,就是时时刻刻有个公平心,而不是时时刻刻想着自己占便宜,公正无私,只能以仁义行天下了。所以,行是聚的方法,行的标准是仁,学的对象也是仁,此二不二。
         又问:“孔子言‘知及之,仁不能守之”,知行却是两个了。”
         先生曰:“说“及之”,已是行了念行而及,但不能常常行,已为私欲间断,便是‘仁不能守’。”能持否?持,保持,把持。
         又问:“心即理之说,程子云‘在物为理”,如何谓心即理?”
         先生曰:“在物为理,在字上当添一心字:此心在物则为理,如此心在事父则为孝,在事君则为忠之类。”心印世间万物。
         先生因谓之曰:“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故便有许多病痛。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二,其流流弊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英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多处说立言宗旨这句话,宗旨,宗者出于何处,旨,要意。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有其背景,因缘而说,所以要听懂要旨,也得知道前因何处,因何而言。不能只是抓住片言只语,自己解说。佛说没说法,也是这个意思,说法无数是针对无数人的,无数人的无数种状态,后人真的是犹如深入丛林之中。唉,一声叹息,记住一两句金口玉言的,就那么解释来去,实在是很“自以为是”。文字的传道,作用巨大,误导也巨大,如何获取“立言宗旨”是个大智慧。修行,其实只有那么一句话了,“以戒为师”——戒什么?私欲。几人能戒掉?没几个。那就选择“公平”交易,将“多赢”作为唯一的思考设计行动甚至发言的标准吧。
        又问“圣贤言语许多,如何却要打做一个?”打做一个?总结成一个?都是一颗种子的产物。
        曰:“我不是要打做一个,如曰“夫道一而已矣。’又曰“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天地圣人皆是一个,如何二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万物中转悠,距离道太远了,溯流而上,进入三、二、一,才得机会近道。大道至简,细细碎碎,不过如枝枝叶叶,为虫虫鸟鸟遮蔽些许风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写一会儿之后的感觉,不一样了。三日不读书,岂止面目可憎啊。窗外暮色已降临,2016即将离去。
             这是普通的一天,也是特别的一天,
             特别在于又一大叠的时间过去了,
             问问自己,
             是否将他们打包成了结实的“台阶”?
            ( 20161231)

  〔7〕“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心,哲学里讲的心不是那一块砰砰跳动的心脏,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讲的心是指神,不是heart,是spirit。眼耳鼻舌身等身体器官的识别能力,即五识,透过神经系统,为脑识别。这识之中也有神,看乒乓球运动员的接发球,如有神助。关于心即神的神乎其神之技,我们了解甚少,功能也随着GPS\智能手机的功能的日益强大而衰退中。但是那些有着丰富户外经验的“行者”依然对我们有莫名的吸引力,这是本能,神是本能的发挥?

  〔8〕以方问曰:“先生之说“格物”,凡《中庸》之“慎独”及“集义”“博约”等说,皆为‘格物”之事。”
         先生曰:“非也,格物即慎独,即戒惧;至于‘集义’‘博约’,工夫只一般,不是以那数件都做‘格物’底事。”
慎独,是真功夫,从戒慎恐惧到自得其乐,就可以下山了。集义,原文出自《孟子-公孙丑》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集约出自何处,还没有查到。这类思辨的问答,没有相应的基础,解读起来好像隔山打牛,隔靴瘙痒。
             大致解来,慎独之时,如久居一屋,细细搜索审察直至一清二楚,有大把格物的时间,还有格物的心态,有一份主动的精神在里面。集义呢,时时处处留心,随遇而集。格物如同创业做老板,集义如同打工训练能力?或许。
             格物,格,如梳头发的梳子,缝隙的细密程度不同,解析事物的深度不同。

  〔9〕以方问“尊德性”一条。 “尊德性”、“道问学”的提法源于《礼记·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先生曰:“‘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晦翁言子静以‘尊德性’晦人,某教人岂不是‘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是分‘尊德性与道问学’作两件,且如今讲习讨论下许多工夫,无非只是存此心,不失其德性而已;岂有‘尊德性’只空空去尊,更不去问学,问学只是空空去问学,更与德性无关涉?如此,则不知今之所以讲习讨论者,更学何事!”尊德性和道问学,一个是行为的准则,一个是内容的载体,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好像在此处历史上还有诸多细微辩论,参阅这段文字。“尊德性”还是“道问学”
        问“致广大”二句。
        曰:“‘尽精微’即所以“致广大”也,“道中庸”即所以‘极高明’也。盖心之本体自是广大底,人不能‘尽精微’,扫清细节死角处,则便为私欲所蔽,有不胜其小者矣。故能细微曲折,无所不尽,则私意不足以蔽之,自无许多障碍遮隔处,如何广大不致?”从人的能力上来说,深入极小处的和扩展到极大处,功夫是一样的。
        又问:“精微还是念虑之精微,事理之精微?”
        曰:“念虑之精微,即事理之精微也。”这句话我明白,思虑细致的人做起事情来自然对事情的思考也细致,同样,活儿粗鄙不堪的人,也不是一个细致的人。

           这些细微的理论辨析,于笃定的行者,是浪费时间的。问题是还有很多人,不解决“认识”问题,即思想问题,他就不肯行动。你说不行动就不行动吧,你的人生不是我的人生,但阳明这样的老师,是要普渡众生的。就像佛学的八万四千法门,有愿意讨论的人们就让他们讨论去,你不愿意说话就往前往高处去,或许某一天,愿意回头返身救人呢。
           whatever,各取所需吧。我这么浏览来去,也只是有乐趣在其中。所以,不评论,说也好行也好,都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0〕先生曰:“今之论性者,纷纷异同,皆是说性,非见性也。见性者无异同之可言矣。”好比树根只是一根,大树枝杈上的小鸟唧唧喳喳。

  〔11〕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良知是道,各色物等,道生而已,如身体与衣服。
   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其实扫除的是一个贪念,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苟富贵素富贵。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毫发无蔽,则声、色、货、利之交,交,与人的接触,偶尔遇见,一笑而过,无非天则流行矣。”天则,《易·乾》:“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这本书,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12〕先生曰:“吾与诸公讲‘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讲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诸君听吾言,实去用功,见吾讲一番,自觉长进一番;否则只作一场话说,虽听之亦何用。”佛说法几十年,什么也没说,如果不去用功的话。好比下了决心,一次一次,后来自己都不信了,干脆也不下了,因为实在是不好意思了——什么行动都没有。
             我说,做个哲学家也挺好啊。那从哪里开始?就在这里,天天解读,汲取古人思想智慧,细腻思辨,清晰逻辑。持之以恒,总是会走出相当的距离的。

  〔13〕先生曰:“人之本体,常常是寂然不动的,如那个远远的旁观者,关注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举头三尺有神明,神一直是明白的,有如明镜高悬。只不过镜子中的样子如果想象已然丑陋,自然是不肯去面对。面对真实的自己,需要极大的勇气,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感动而通达,说明这人的良心上的积垢还不是深厚到“油盐不进”,密不透风的程度。另一方面,通感存在,也证明了良心、本体是一致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便是在同时同步?本体的能量能力超乎个人头脑的想象,谓之神。修行之人,能够出神通,逻辑上好像是必然的。身体的神通如运动员的神乎其技,意识的神通如神探敏锐的观察力。神通力量的大小,好比拥有的财富,可以成就不同的事业,差别只在此。(20170104)

  〔14〕一友举佛家以手指显出,问曰:“众曾见否”?众曰:“见之”。复以手指入袖。问曰:“众还见否”?众曰:“不见”。佛说还未见性。此义未明。见,曾经的手指处留下一个指状的空阅读207:《黄以方录》发动处、不二ing - 88706 - 史军的博客。实话实说,很多禅宗的公案看不懂,只是个还未见性。从见识的角度来说,就是见过。世间的事事物物都各自有理,圣人不能尽知,人脑中的曲曲折折的认识好比每个人行走的路径,有不识的,也不是什么沮丧的事情。遇见不明,学就好了,不耻于问。《黄帝内经》讲的真人和至人的境界能否一通百通?不知道哦。
          先生曰:“手指有见有不见。尔之见性,常在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闻上驰骛,心无旁骛,也是驰。《汉书·音义》:直骋曰驰,乱驰曰骛。佛家言追逐六尘不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这句是关键,实处用功,虚处也要用功。什么是虚处,比如毅力,又比如一不小心就乱飞的念头,收神专注。关于专注力的巡览越早越好。三岁前的小孩子,如果他陷入到某种注意的状态里,让他持续,不要用言语甚至任何地动静去打扰他,这个比吃饭都重要。盖不睹不闻,实良知本体。这句话反过来说或许更准确,良知本体是不睹不闻的虚。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功夫。“戒慎恐惧”出自《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戒慎恐惧的对象是不闻不睹,修炼修行的核心对象应该是人心,那一份精神气质,不是健身房里练个肌肉出来。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在“小隐”的状态无人注目的状态依然是个“人样”,在细微处细节处随意流露的都是真相,而不是“装相”,所以,“独处”修行吧。
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功夫方有个实落处。查询网络解法良多,逻辑最重要。不睹,两个意思,一个是看不见的,如念头;一个是熟视无睹,那是心不在焉,这显然就不是时时刻刻留心,随意所在处格物了。不闻,耳朵的事情。眼睛要察言观色,耳朵要听话听音,人说话常常是话中有话。眼睛耳朵主要在与“人”这一对象的交往中使用,观察与倾听,知人更要知己,即观察自己倾听自己,鼻子嘴巴解决“食物”的问题。心和意,感性和理性怎么打架,怎么和谐的问题。喜怒哀乐是感性,不发作计入平静的湖面,发作起来是顺风而起,还是歇斯底里极尽夸张之能事为求引人注目与可怜。想起了初中时候的自己,被人打,在教室里哭。大概是求可怜心态。不过,内心真委屈,眼泪排泄也好,不伤心憋屈。什么憋屈,就是心。心的感性能否合乎道理,喜、怒、哀、乐,发生时皆是“该”发生,比如儿女有成就,自然喜悦,自己喝一杯庆祝,到处去说,显摆,引人嫉羡,则过。亲人故去,当悲,但絮絮叨叨就成了祥林嫂,要被鲁迅写进小说了。发而中节,节即节奏,与自然同理同步的节奏,不及则压抑到冷血,过犹不及,另有企图。(某些文字,明显受到徐文兵老师讲解的《黄帝内经》影响,于身心均有意义。)
久久成熟后,则不须着力,自然而然地真诚,不过于用力,礼多则贼,不待防检,防不胜防,装不住了,吴伯凡说的真相乍现的瞬间,而真性自不息亦。川流不息,真气不息,心中没有纠结,气息怎么能不顺畅自如?岂以在外者之闻见为累哉”?不为名所累,不为旁人评价所累,不为利所累,心中坦然,平静如无风之海面。这里的“闻见”,闻名遐迩,见利忘义,可以佐证上文的不闻不睹。

  〔15〕问:“先儒谓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同一活泼泼地。”《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孔颖达疏: “其上则鸢鸟得飞至于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于渊中而喜乐,是道被飞潜,万物得所,化之明察故也。”后以“鸢飞鱼跃”谓万物各得其所。(这个才是网络真正的好处,随手查询,学习之便利,古人岂能如此?科技越发达,越有利于修行。南怀瑾老师讲科技的进步将帮助人发现更多的真相时这么说,同样地,科技的进步也能够帮助人的头脑快速地装备起来。当然,游戏、直播、碎信碎博,诱惑也何其多。如何使用科技,人与人的差距将极大地拉开,这将意味着什么?什么样的人类未来?)回到主题。鸢飞鱼跃,各得其所,物尽其用。人呢?必有事焉。很多人说我干啥呀,没事儿干啊。没有大事让我成为英雄。好一个干瘪的生命状态,所遇皆是事也。随意所在,心在,然后用心去做好。这是怎么样有趣的生命?就是活泼泼的。醒来,思维清晰活跃,记下那些飞来的灵感。起床,被子掀开,里面向外叠放床侧,让它白天里呼吸。刷牙,一颗颗地,洗脸,从下往上,据说抵抗地球引力的下拉。缓步轻声,不扰晨间宁静,启动停滞了一个晚上的筋骨。烧水,听水声,沏茶,看绿茶的茶叶翻卷,读秒红茶的浸泡时间。如此。岂不是活泼泼的生命状态?
         先生曰:“亦是。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流行不息,生生不息,这个是道行,‘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在事上,意所在,手所触就是事,大事也是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就如大厦的构成一样。你说大厦的结构化设计很重要,这设计的能力岂不是从画圆一颗鸡蛋开始?积鲑步成千里。此理非惟不可离,实亦不得而离也。不仅仅是不可离开,此客观,也不能离开,此主观。离开如何?心不在焉,身心不合一,丫鬟身子公主心,会如何?不如苟富贵素富贵,苟贫穷素贫穷。无往而非道,无往而非工夫。”往,来往,流动?道,流行不息。第二个“往”,是不是人的往,去做?道行人随之行,才是真功夫。好像是这个意思,待回头来重考。(2017-01-07)

            活泼泼地,是个大词汇,行尸走肉,显然就不是人的生活了。活泼泼地,才是有意思的人生。有趣的人生,就是人生的滋味,梁漱溟和季羡林好像都说过。怎么个才是活泼泼地有趣的?看小孩子,拿着什么东西都能玩个乐呵,那就是。成年人也一样,所遇都是最好的安排,过程即路上最好玩,终点只是个结果,玩累了休息的地方。别走完了,回过头来才想那时的日子真好,空气真香,人真没心计。可是,那年那时走在路上的时候,一心却只惦记着终点:何时才能到头呢?怎么才能赚到钱呢?
            人生呢,明白了的,已经晚了。晚了,就是时间快用完了。
            懂事儿的孩子呢,肯听名人名言,肯将老人言记在心头,因此走了近道直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自以为聪明的人”凡事都要自己去尝试,此勇敢有余,智慧不足。你怎不从茹毛饮血时代开始尝试呢?哈哈。那些“尝试”,仔细照照,大多是一些理由,一些什么什么的理由。(话到嘴边留几分吧,各自填空。)

  〔16〕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志向务必远大,你若只是玩玩,算了吧,费我口舌,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修理自己要够狠。昨天忽然想到“静坐独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在一心一意修行的时候,怎么有时间和精力管顾他人,自己身上的毛病还来不及扫除干净,稍有不慎便落灰尘。回首往事,常自愧然。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自己对自己狠一点儿,敞开心扉,大师言语才能中的。那些听了批评就不断躲闪,找些子借口的人,赶快打住,不要再说。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皮糙肉厚,死皮赖脸,死猪不怕开水烫,等等,都是这个意思,说也没用,打也没用,打也不知得痛症,恐终不济事,无可奈何,任你名医,我就是不想活了,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回复旧模样,听了金玉良言,也如耳旁风吹过,岂不惜哉?”是的,季羡林看着也说可惜。佛家苦苦劝解,人身难得。可是放眼望去,几人珍惜?名医救不了想死的人。

  〔17〕问:“近来妄念也觉少,亦觉不曾着想定要如何用功,不知此是工夫否?”比起胡思乱想、噩梦烦躁还是好很多,给些鼓励吧。但是“觉少”是个问题,容易流入“不知不觉”中,那是迟钝了。功夫是时时刻刻在清醒中,即“觉者”。迷迷瞪瞪地,半个脑袋在思绪中,那不是功夫,那是在走神中,若是主动地搜索其他要紧事情可以称为是为“闭关”——人在心不在。如我此前一段时间的状态。
         先生曰:“汝且去着实用功,便多这些着想也不妨,久久自会妥帖;这算是鼓励。用功就好,一直用功。若才下得些功,便说效验,何足为恃!”效验不是追求的,更不能着意寻找,走路看脚下,远处的目标瞄一眼就成。恃,恃,赖也。——《说文》。依赖,仗着:仗~。有~无恐。~才傲物。何足道哉!不足道不足道,道不足也。

  〔18〕一友自叹:“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自心知得,就是自心明白,这个就是心中的那一丝火苗,能够给你照亮境况。不能克去?克与不克的选择问题。可能顺着思量许多,怎么样才能自己得到更多的的好处,这么算进来去,自鸣得意,这就远了去了。
         先生曰:“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萌,草芽也。──《说文》。能够发芽,是成就大材的关键一步,等于人的命根。消磨去了那一念自私自利的盘算,改成设计“多赢”方案的考量,脸上露出微笑!

  〔19〕“夫子说“性相近’,即孟子说“性善’,都是指本性,不可专在气质上说。气质,神气活现的表象,由内而外的流露,是本性加上习气综合而成的无形的感受。比如有人霸气侧漏如坦克,有人柔弱似水若清风,有人咋咋呼呼如气囊,有人低头掩帽如侠客。若说气质,如刚与柔对,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则同耳。气质可以不同,本质相同的,那一份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于善则为刚善,大义凛然,习于恶则为刚恶,恶气腾腾,柔的习于善则为柔善,我见犹怜,习于恶则为柔恶,阴毒,蔫儿坏,便日相远了。”日积月累,人与人相去甚远了。少年时的同学伙伴,一颗颗小树苗差别无几,多年后的同学聚会,简直是杂货铺,可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热衷呢?回忆时一切都是美好的?老了又变得宽容了?还是孤独了?扑~~。

  〔20〕先生尝语学者曰:“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没说是善念还是私念,什么念都没有,一片清静无风世界,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一粒沙子入眼,已经是满眼流泪,何况几粒?一件事情入念,顺藤摸瓜,不知道要游荡多久才能惊觉,几件事情缠绕的话,只能用笔写下来,好比清理出了沙子,否则真不得安宁,尽管夜已深。
         又曰:“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哈哈,这里便说了。无念,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心即是正念,即是良知。又如《周易》:“《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无念,何其清净哉!
 
  〔21〕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谓之同体?”这段要说心物一元的认识论,怎么个逻辑?问话人的逻辑:人心与物同体怎么理解?身体,血肉之躯,与物同体类似,可以理解。心是精神的,如何与物同体?如果人心与人身异体了,那禽兽草木岂不更远了?
         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几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几,【名】,苗头;预兆。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唐·苏涣《变律》试之先几以观其(袁可立)介,其高在态。--明 倪元璐《袁节寰大司马像赞》。又如:几先(预兆,事先)。心物一元,是在“感应”上说的,于人可否被感知上讲的,你看花时花在,你不在花不在你的世界里。(是不是这么个意思?)(妈妈咪呀,看来这理解是对的,看下文红色字体的两个大字“他的”。终于晓得了王阳明的意思,乐。)
           请问。还是不明白,您再讲讲。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好,什么是天地的心?这种说法。
         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人,万物之灵,天地之心。透过“常言道”,来讲明大道理。
         曰:“人又甚么叫做心?”人心是什么?
         对曰:“只是一个灵明。”;灵明,即人的清醒状态下的感觉系统,神。
         “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道生万物,一种物体而已。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我思故我在,我思天地在,世间无人也不成世间。
         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
         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尚在何处?”这便是所有西雷话题的核心啦!他的世界何在?岂不是于他一并消失了?每个人生活在每个人的世界里,他实行他的逻辑。人与人之间如果遇见,如果有相通的地方,那是值得珍惜的事情。独自运行着各自的世界模式,直至消失。孩子们的世界,也一样,大人们当尊重。带给你专注、干净、规则这几个字,他可以在未来更好地运行自己的世界。(207-01-09)

  〔22〕先生起行征思田,德洪与汝中追送严滩,汝中举佛家实相幻相之说。
         先生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汝中曰:“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是本体上说工夫: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是工夫上说本体。”     
         先生然其言。
         洪于是时尚未了达,数年用功,始信本体、工夫合一。但先生是时因问偶谈,若吾儒指点人处,不必借此立言耳。”这句话略奇怪,半个引号。应该是钱德洪的补记。意思是儒家按照儒家的路径前进就好,不用瞅什么佛家秘要,不免乱了视听。

  〔23〕尝见先生送二三耆宿[venerated old people] 有名望或有学问的老年人出门,退坐于中轩,轩,有窗槛的长廊。,若有忧色。德洪趋进请问。
          先生曰:“顷短时间:~刻。有~。少~。俄~(很短的时间)。刚才,不久以前:~闻。~接来信。与诸老论及此学,真真如圆凿方柄方枘圆凿,枘:榫头;凿:榫眼;卯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卯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此道坦如道路,世儒往往自加荒塞,终身陷荆棘之场而不悔,腐儒,面子关过不了,无法突破,获得新成就,吾不知其何说也?”
          德洪退谓朋友曰:“先生诲人,不择衰朽,仁人悯物之心也。”李叔同,年龄大的人不教了

  〔24〕先生曰:“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有点儿本事就傲,对人便慢了。礼是个规矩,无我是个最安全的最自在的境界,比如聚会中,处于无我状态,自可随意安放自己,观察他人。而不是因为没人待见自己,不是重要人物,搞得浑身不自在。

:中国汉族人,姬姓,帝舜的异母弟,受封于有(今湖南道县北)他是黄帝的八世孙,其父叫瞽叟,瞽叟之父是桥牛,桥牛之父叫句望,句望之父为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就是颛顼,颛顼的父亲为昌意昌意黄帝(姬轩辕)与嫘祖的次子他本性傲狠,对其异母兄舜不满,经常与母亲和父亲瞽叟想要寻机杀死舜。但舜却仍然孝顺地侍奉三人,不敢有半点不敬。后来瞽叟、象的母亲、象陷害舜的计划暴露,舜没生三人的气,反而对三人比以前更好,三人感动,从此再也不怀陷害舜之心了。(一说,被舜流放)

丹朱尧帝子。帝尧生十子,丹朱为其嫡长子,出生时全身红彤彤,因取名“朱”,朱开通聪明,智慧极高,是世界围棋界始祖,并传为史上围棋第一高手,从小极受尧的宠爱。但其个性刚烈,做事坚决有主见,欠和顺和政治智慧,被尧视为”不肖乃翁”。朱一开始被封于丹渊(丹水),故称之为丹朱,其封地在今天河南淅川县的丹水流域,淅川秦时为丹水县,《尚书*逸篇》记载“尧子不肖,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曰丹朱”。

  〔25〕又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孔子曰:‘其如示诸掌乎 。’且人于掌何日不见,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纹理,却便不知,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唉,知道倒是知道,就是做不到。”这句话常常听见,也可以佐证大道如手掌,人人得而知之。比如买卖股票,不会的人不多,知道该怎么做的人也不少——为价值而投资,可是呢?几人能在股市中长期地生存?所以,人类历史上不断地有人感叹:“知易行难。”不过,这个“知”,其实大有学问,大多数人只知道“大概其”,几人知道细节?琐琐碎碎地密密匝匝地论述“知”的问题,就是思维领域的专家即哲学家的成就了。
         问曰:“此知恐是无方体的,最离捉摸。”无方体,就是无实体,不好以手把握之。最离捉摸,最难捉摸。
        先生曰:“良知即是《易》就是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得见虚者,高人,得见空者,圣人。无中生有的,大师。科学家研究物理世界,医学家研究人体,哲学家研究思维、意识,宗教帮助人安心。由实到虚,由外到内,就是升级的过程。具体到一个人,从注意衣着到保护身材,再到关注心理健康,追求平心静气,这就是升级的过程。

  〔26〕问:“孔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颜回不是助我一臂之力的人。是圣人果以相助望门弟子否?”寄期望于弟子的助益吗?
         先生曰:“亦是实话。此道本无穷尽,问难愈多,则精微愈显。圣人之言本自周遍,但有问难的人胸中窒碍,圣人被他一难,发挥得愈加精神。若颜子闻一知十,胸中了然,如何得问难。故圣人亦寂然不动,无所发挥,故曰非助。”太聪明的弟子,反让老师无用武之地。被问,确实是个激发的过程。酣畅淋漓的讨论,今天叫做“头脑风暴”。叔本华说过人生的三件快乐的事情,都是让自己的能力有得以发挥的地方,如用嘴吃,或起身跑,或用脑思辨。
            但也不要太笨了,对牛弹琴,估计老师也乐不出来。也不要假聪明,只是口头禅,嘴上讨论永不行动。
  〔27〕邹谦之尝语德洪曰:“舒国裳曾持一张纸,请先生写‘拱把之桐梓’一章。先生悬笔为书到‘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顾而笑曰:‘国裳读书,中过状元来岂诚不知,还须诵此以求警。’一时在侍诸友皆惕然。”警惕
‘拱把之桐梓’一章: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於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中过状元,难道不知道身之所以当养吗?只是写成了书挂在墙上,时时刻刻诵读默想对照提醒自己。很多人知道怎么种树、养猫,却真的不知道养身, 更不用说修身。更有糊涂人者,贵物而贱身,其意云何?阅读207:《黄以方录》发动处、戒慎恐惧、活泼泼地、ing - 88706 - 史军的博客  
         李渔《闲情偶记》之种植部之木本第一:草木之种类极杂,而别其大较有三,木本、藤本、草本是也。木本坚而难痿,其岁较长者,根深故也。藤本之为根略浅,故弱而待扶,其岁犹以年纪。草本之根愈浅,故经霜辄坏,为寿止能及岁。是根也者,万物短长之数也,欲丰其得,先固其根,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世之方焉。人能虑后计长,事事求为木本,则见雨露不喜,而睹霜雪不惊;其为身也,挺然独立,至于斧斤之来,则天数也,岂灵椿古柏之所能避哉?如其植德不力,而务为苟延,则是藤本其身,止可因人成事,人立而我立,人仆而我亦仆矣。至于木槿其生,不为明日计者,彼且不知根为何物,遑计入土之浅深,藏ぼ之厚薄哉?是即草木之流亚也。噫,世岂乏草木之行,而反木其天年,藤其后裔者哉?此造物偶然之失,非天地处人待物之常也。(2017-01-10)

         《传习录》下卷这就读完了,继续?

  评论这张
 
阅读(85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