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史军的博客

2007年6月开始记录,11年...

 
 
 
 
 

日志

 
 

阅读173:《道德经》76-77  

2016-06-14 07:32:54|  分类: 读《道德经》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句子近现代文。

意思从两个方面理解:小孩子身体柔软所以摔跤无所谓,磕磕碰碰中长大;年老者骨脆,小心摔倒。从心理方面,小孩子可塑性强,无积习,孺子可教;老年人多冥顽不化,固执己见,其实只是因为心理上的安全感--躲在熟悉的地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与草木只在心理上有差别,物理上一样。

由这些自然现象总结出来的道理是:坚硬强大,离死不远,柔软脆弱则生命迹象显著。于身体健康的太极瑜伽都在柔软上下功夫,于心理健康的谆谆教导都落在“放下”、“别绷太紧”的词句上。我有过一个总结叫做“心慢手快”。再上境界,就是“风在吼马在叫”我心寂然不动,幡动?与我何干。

在用兵上强则被灭,与上文意合。木条也一样的。

自然规律如此,那行动策略上就应该以用强为下策,以柔和为上策。想要笼络住一只猫,也得用此方法。股票交易里的保留现金策略即是柔,加杠杆就是用强,谁活得长?

回到个人修行,勇猛精进是必须的,但诚实面对自己的烦恼,松口气歇一歇的时候,会有豁然开朗。就像开车一样,一直踩油门的加速效果,不如松了再踩,踩了再松。柔软放松,会在很多时机起到助推作用。此所谓刚柔相济,水火既济?

对于年轻人,不经过压力测试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对老年人,还是别冒险了,容易压趴下。

在身体锻炼也是如此,年轻时的训练是一个充沛体能的过程--扩大储量,年老时的大运动量缺类似洪水决堤--气势凶猛但水位速降。(0611

 

返回目录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关键词是张弓。张 ,<动>,形声。从弓,长声。本义:把弦安在弓上。《说文》:张,施弓弦也。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最可怕的致命武器。弓箭出现的时间,也许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后羿射九曜神话时代。远在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国境内的人类就开始使用弓箭了张弓为搭箭,《诗经》中有“骍骍角弓”的记载。春秋战国之际的《考工记》中专有“弓人为弓”一篇,对制弓技术作了详细的总结(注)。

张弓搭箭为射击。目标有高处和地处,比如攻城的双方。以高处为目标的,仰射。以低处为目标的,平举。射击目标有远有近,因此张弓的力度要做调整:过大了即张弓过满,要减;力度不足,要加。总之要锁定目标,有的放矢。

天之道如此,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不然土地的营养都这棵树吸收走了,独木不成林,自然不喜。大自然,用道的原则维持着自然的平衡,视万物为“刍狗”,因此从人类的利益的角度来会说“遭到自然的惩罚”——如果不能好好子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

馀,yú,字从食从余。“余”本意为“剩下的”。“食”和“余”联合起来表示“用餐后剩下的食物”。本义:吃剩的食物。“馀”同“余”(简体),用“余”意义可能混淆时,用“馀”以区分,多见古文。

人间的道理却不是这样的,常常是穷的更穷,富的更富。因为思维方式等能力和拥有的资源不同,掠夺能力即竞争优势不同。其后在公元前后的《圣经》中出现了“马太效应”,十九世纪即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发现了“二八定律”。何以人道不能同于天道?因为大部分人不知“道”,有且仅有“圣人”能有馀以奉天下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为何?不合道理嘛。那些因为创造价值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生活水平的企业家,转身为为人类寻求福利的慈善家,就是老子眼中的圣人,如比尔?盖茨。

其不欲见贤道者,基本是隐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第十四章)。为而恃(骄傲的样子),功成而处,是他们的不欲,即不想要的。不欲,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不欲。想想成就事业的辛劳,谋划构建路径,还要和合众人之力以达成,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在众人面前摆Pose秀大逗了。更何况台面上的过度张扬,会诱发很多人心中的羡慕嫉妒恨,不利于小至团队大至社会心态的平和。于社会于自己都无益的事情,不如闪了去,自个儿自在,乐得清闲,韬光养晦。见贤,就按照“见贤思齐”的意思来理解,圣人贤达,所思所想,不谋而合——功成身退,裨益天下,道法自然,否则“枪打出头鸟”。(0613)

 

注:《考工记》《考工记》是齐国官书,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全书共7100馀字,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内容,反映出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技及工艺水平。此外《考工记》还有数学、地理学、力学、声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

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其余略)。

在西班牙马德里附近的小镇参观过罗马时期建设的水渠,曾经买过一本《建筑十书》翻看,建筑技术内容更加实用,尤其是在高墙的建筑方面印象略深。

《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惟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于公元前27年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著,约于公元前14年出版。全书分十卷,内容包括建筑教育、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作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和设备等。

作者学识渊博,通晓建筑、市政、机械和军工等项技术,也钻研过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历史、美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他先后为两代统治者恺撒和奥古斯都服务过,任建筑师和工程师,因建筑著作而受到嘉奖。

一个人,在见识方面,可以胜过很多人。这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沼泽地。

  评论这张
 
阅读(27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