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史军的博客

2007年6月开始记录,11年...

 
 
 
 
 

日志

 
 

阅读154:《道德经》49-50  

2016-03-18 11:16:01|  分类: 读《道德经》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有心,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偏见,先见之明少有。偏见就是眼障。圣人无心,也就是没有偏见执着,如明镜,照见众人各式各样的呈现。本质其实一样——都是道的产物。

善者不善者,信者不信者,各得其所,各有各的难处,偷鸡摸狗谎话连篇,也是自己的贪懒谗把他逼到那里去的。旁人无论如何对待他们,他们还会是那个样子,不会变。那缘何不信或报之以不善?严于律己的目的在于自己修身养性,宽以待人的道理在于不论你怎么待人别人还是会他那个样子。得道高人,明白这个道理,对这世界看得通透,只能Let it be。任尔东南西本风。

圣人若是行走天下或治理天下,歙,xī,从欠,翕声,缩鼻也,吸气或通过呼吸吸入,歙歙焉,就是那个么样子,像众人一样地呼气吸气,为天下安宁,浑浑然不吹毛求疵。有点儿难得糊涂的意思?“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曾经操持一事业,进展顺遂,皆大欢喜,为了更上一层楼的目的,试图以世间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即“商业化”运行,结果分崩离析。错在以“利诱”替代“不欲”,由此知“道行”之浅,须“学而时习之”——三日不圣贤书,则面目可憎。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位于英国温莎小镇的伊顿公学的学生是要学习现代社会没用的拉丁文的,原因是为了使学生们能够有能力去阅读那些由最严谨最优美的拉丁文写成的古老经典。好诱惑。柏拉图时代的中国也出现了大量的古文经典,因此我们也要好好琢磨古文,之后,可以从古老的智慧中汲取能量,古文比古玩传递的信息量大得多。这句话,古文功底不足,各种费解。“其”是指圣人还是百姓?“注”是六经注我的注解还是专注贯注?试着这么理解:百姓,就是大家伙儿都特别地关注耳朵所听和眼睛所见,一副副好奇的模样,恨不得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看看马路上集市上永远有的挤成一团的看热闹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圣人俯瞰世界,就把大家看作是东张西望的小孩子,随他折腾去吧。这个理解与佛家的六根清净到关闭六根的修行路径吻合。(160309)

返回目录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出生入死,这么熟悉的成语,居然来自如此久远的年代。成语故事说哲学家老子的意思是出现在世间是出生,进入坟墓就是入死。显然不是现在的意思了。那这样的话,出生入死就是指人的一生了?

徒,名词,1、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2、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这里解释作第2种意思。

三类人,各占十分之三.不明白,各类人的具体所指?困,先歇歇。

 

几天时间里,想这个三分之一。三分天下大致稳定,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人分三类大概其?各种理事会中的委员会(组织设计的技巧,早些知道就好了),三生万物,三人等于一众,三类含尽万物。演讲类的技巧里也说讲三个要点就行了,多了记不住。三,可能是个“道”的密码,术数方面的。

出生入死,解释为有关生死的事情为好。人群中得生机的十分之三,得死机的也大约十分之三,比如各种先天的、后天的疾病,因自然之力所致,好像自然生长的植物能否结果一样,没有化肥和杀虫杀草剂的时代。还有之分之三的本有生机可是总在那些“死地”转悠,抽烟喝酒吸毒,暴饮暴食熬夜,或者竭尽全力呕心沥血博取功名,其命必不长久。用时下的话说是,no zuo no die。为什么要这样呢?生生之厚,理解成“不这样的话不是白活了吗?”把生命看作是不用白不用的器物(厚之)。上文连续发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叔本华的哲学认为,在这类人身上,生命完全地成为“意欲”的表象物,智力只是意欲的工具——到处地去替主人(意欲)寻觅美食美女,抢占有利位置。

这是人类中的十分之九,另外的十分之一呢?善摄生者也。摄生,比之养生更为进取,如果说养生是不消耗的话,摄生更是主动积累和培养,比如练习太极拳贯通全身气血筋脉。

,上古瑞兽"兕",状如牛,苍黑,板角。古籍里要形容地方险恶,也多言"其上多犀兕虎熊之类"。

善于摄生的人,行路不遇见兕虎猛兽,在军中不撞上甲兵,古有甲兵,今有装甲兵,牛角(西班牙斗牛)虎爪兵刃都也就无处着落,人不入死地,也免了对方犯罪(夏天穿得过于清凉的那些女士,要引起注意,也会引来犯罪),这同没有买卖(象牙等)就没有犯罪道理一样,在贪欲横流的身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灾难,为啥这些苍蝇老是追着我?你自招的。

善摄生者怎地如此幸运?好像有神功附体,或者上帝眷顾?夫何故?因为不入死地,即得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试图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都是些亡命赌徒。有一本德国人写的股票投资的书里讲,穷人才是要投机的,不得不赌一把。巴菲特说,不要亏损,其实就是不确定性太多的话,再看看,没必要贸然入“险境”,为何?因其从小就相信自己是有钱人。

置之死地而后生,一般是说给炮灰听的。这世界,有些“道理”后面的真相,猴赛雷啊,据说是广东话“好犀利”的意思。

 

想一段时间,再落笔,还是有感觉的,当然要在睡眠充足之后的早上。

有感觉的意思就是,这些文字好像有了重量,压印在肌肤上,外感而内应。若能渐渐沁入心脾的话,则与之同化也。从此后,“稳”自当头照,年复一年,“复利”惊爱因斯坦(第八大奇迹)。

本章参阅南怀瑾《老子他说》、憨山《老子道德经解》。(0313)  

 

返回目录

《说文解字》

查询一些字的用法,总是见到引用《说文》,知道这么一本书,那就查询一下这是一本什么书。以下文字从百科中整理而来,网络对于学习来说简直是太便利了。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25年-220年)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说文解字》 的书名许慎这样解释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动](形声。从子,兹声。子,小孩子,是生殖的结果。本义繁殖,生息)孳,汲汲生也。--《说文》

:jìn,古同“浸”,浸渍;qǐn,古同“寝”,睡眠。

 

两千年来,《说文解字》 是文字学上的首创之书,也是最有权威之书,它的作者许慎的名字与他的杰作成为后人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桥梁和钥匙。

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造字法上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所谓"六书"学说,并在《说文解字 叙》里对"六书"做了全面的、权威性的解释。从此,"六书"成为专门之学。"六书"不能单纯的认为就是造字法,前四种象形、指示、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则为用字法。

汉文字的一切规律,全部表现在小篆形体之中,这是自绘画文字进而为甲文金文以后的最后阶段,它总结了汉字发展的全部趋向,全部规律,也体现了汉字结构的全部精神。(姜亮夫《古文字学》5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说文》,后人才得以认识秦汉的小篆,并进而辨认商代的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的古文。

 

利用《说文》考释甲骨文金文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比较法",即通过已识字和未识字的字形对比来考释古文字。宋人释读金文就是从"比较法"开始的。因为周代的铜器文字和小篆相近,所以宋人所释的文字,普通一些的,大致不差,这种最简易的对照,就是古文字学的起点。一直到现在,我们遇见一个新发现的古文字,第一步就得查《说文》,差不多是一定的手续。(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165至166页,齐鲁书社1981年版)

 

《说文》之学是根柢之学,它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词典学以及文化史上都占有显著的地位。它与词义的关系尤其密切。我们解释古书上的疑难字词之所以离不开《说文》,因为《说文》训释的是词的本义,而本义是词义引申的起点。我们了解了词的本义,就可以根据本义的特点进一步了解引申义、以及和本义毫无关系的假借义。我们了解了哪个字是本字,就可以进而确定通假字,并且掌握文字用法的古今之变。

 

以下阅读手杖,记录之,说不定哪天徒步进去。

 

初读《说文》,要借助一本好的注释。大徐本和小徐本《说文》只有简单的校语或案语,对于初学者理解原著裨益不大。清人的注释当首推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当年黄侃先生1886-1935,我国近代颇负盛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音韵学家指导他的弟子学习《说文》就是从点读段注开始的。点读完第一遍以后,还要换一套书点读第二遍(据陆宗达先生面述)。训诂学家陆宗达(1905~1988)先生指导他的研究生学习《说文》,仍然遵循这个传统,一入学首先用两个月时间点读一遍段注,完成之后,再用一个月时间点读第二遍,两遍段注通读之后,才开始进一步学习《说文》。《说文》博大精深,体例繁富,文字简古。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是指点学习《说文》门径的最好教材。

学习《说文除了要借助于段注外,还要注意吸收其他诸家的研究成果。与《说文解字·注》同列为《说文》四大家的,有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

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的最大优点是材料丰富,经史子集无所不包,我们可以从中翻检古书中的例证。

王筠的《说文句读》是作为初学者的普及读物来写作的,书中删繁举要的采用了段玉裁和桂馥两家的注释,又加上自己的心得。王筠研究《说文》的主要成果反映在《说文释例》中。这部书对于了解《说文》体例、研究词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严格地说,并不是注释《说文》的著作,其写作的旨意在于阐述作者关于文字、音韵、训诂的观点。所谓"说文",是疏证丁义,从字形来说,是讲象形、指明事、会意、形声。所谓"通训",讲的是转注、假借。朱骏声把引申作为转注,把定义改为"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把通假作为假借,把定义改为"假借者,本无其意,依声托字,朋来是也"。所谓"定声",指明的是把文字按古韵分类,打乱540部,综合形声体系,共得1137个声符,归纳成为古韵18部。18部的名称取自《周易》的卦名。这部书打破了《说文》专讲本义模式,不仅解说文字的形体,而且通释字词的义训,阐述词义的系统,确定每个字在古音系统中的声韵地位,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好书。


  评论这张
 
阅读(25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