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史军的博客

2007年6月开始记录,11年...

 
 
 
 
 

日志

 
 

阅读204:《黄省曾录》第二部分:役役不宁、劈头盖脸、世亦难遇(完)  

2016-12-09 09:21:34|  分类: 读《传习录》下卷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55〕“今人于吃饭时,虽无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忙人,心丢了,手在心不在,心不在焉。不能静心专心者,时间越久越是收摄不住。所以,基督教的饭前祈祷,挺好,把心收到饭桌上,收到眼前的饭菜里来。一行禅师讲徒步修行的方法,每走一步,心落在脚底,越慢越好,实在是练习收心的好办法。心猿意马容易,早早练习收心,很重要的,否则,收不住的。真的散乱了,那里消耗巨大能量的,浪费之至。

  〔56〕“琴、瑟、简编书籍,学者不可无,盖有业以居之,心就不放。”要有一个“爱好”。啥意思呢?收心而已。要不然那颗心四处溜达了去,人也就慢慢散了——失魂落魄,满眼无神。我这么吭哧吭哧阅读然后理解古人言,干啥呢?放“心”在经典中,像是遛猫罢了。猫不用我遛,自己遛自己吧。

  〔57〕先生叹曰:“世间知学的人,只有这些病痛打不破,就不是善与人同。”肯定首肯认可他人,总要求个与众不同。其实呢,不过是宣告一下,我存在,我在呢,你怎么没看见我?好吧,这也算引起注意的方法之一。正见,就好了。
         崇一曰:“这病痛只是个好高不能忘己尔。”看上一句,不曾列举各种病痛,像“我认为”blabla。总结一句,病因在此——“好高”,倒也未必能说出什么道理来,只是个不能“忘己”——时时刻刻记得彰显自己的存在。董事会里,有权利不发言的,那个才是牛人。至于至善,对了,就好,认同。不能忘我,我执,固执己见。偏见成为眼障,眼障成就了偏执。执念太重的人,随他去吧。

  〔58〕问:“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
          先生曰:“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 因为知道了中和的状态和标准,才知道什么是过了社么是不到位,就像悟了道的人看见了真能看得见悟了的人,装的,强的,扭捏的,克制的,等等,显然都不是。

  〔59〕“‘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致知。”知道了上级的不好,别对下级那么做。前者是良知,后者是行动,行动就是致知——落实到底了。你讨厌别人那么对待你,那你就别那么对待别人。比如微信朋友圈的规则。
          《大学》
第二十三集: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你不喜欢上级那么对待你,你就不能这么对待下级);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例说明。)
2016-12-12 
记录下:害人精妖精终于不干了,撤退,创业板熔断。哈哈。废物点心太多,凡事不能乐观,可是世界总是在前进的。废物会被扔进垃圾筐。
******* 

  〔60〕先生曰:“苏秦、张仪之智,也是圣人之资圣人的材料。后世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得仪、秦故智。仪、秦学术善揣摸人情天时地利加人和,无一些不中人肯綮肯綮,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二上〈内篇·养生主〉。"肯,著骨肉。綮,犹结处也。" 后遂以"肯綮"指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故其说不能穷具体入微随机应变,妙招纷呈。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尔。”这段论述,讲明智与善的不同,智是资质,善是合乎道与德。留意其他文字中阳明关于这两点的关系的论述。(2016-12-13)

  〔61〕或问未发已发。源自《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先生曰:“只缘后儒后来的学人将未发已发分说了。只得劈头劈头盖脸没头没脑没个前因后果说个无未发已发,使人自思得之。若说有个已发未发,听者依旧落在后儒见解。后来的人容易听见听懂距离近的人说的话,就像我读传习录一样。若真见得未发已发,真见到本源,发与不发只是个应用,说个有未发已发,原不妨。原有个未发已发在”。
         问曰:“未发未尝不和。已发未尝不中。看中庸原句,发与不发都是中和。譬如钟声,未扣不可谓无,即扣不可谓有。毕竟有个扣与不扣,何如”?是,有个动作要做,扣,但是你扣个泥巴、南瓜试试?
         先生曰:“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即扣时也只是寂天默地”。话好像说反了?没有。本是大钟,发声与不发声,都是大钟,“人不知而不愠”,这份自信就是了。自信什么,只在道上,合道一体,一身轻松,一脸自在,不装腔作势,不矫揉造作。

  〔62〕问:“古人论性,各有异同,何者乃为定论?” 古人怎么论的?这有些比较哲学的味道了。辨析而明,去伪存真删繁就简,大师们的工作,如孔子之述而不作。辨析讨论各家观点,一如华山论剑,那是顶峰上做得事情。普通修行人,找一高人,一路跟随。若是在出发时絮絮叨叨辩论来辩论去,“闭嘴”或者“滚”,是你应该听见的答复。
         先生曰:“性无定体,论亦无定体,有自本体上说者,有自发用上说者,有自源头上说者,有自流弊处说者:总而言之,只是一个性,但所见有浅深尔。所见有深浅,还有角度不同,一如盲人摸象的故事。若执定一边,便不是了。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阳明总体讲的性接近于《道德经》的道,自然之母,生万物,本无善与恶。譬如眼,有喜时的眼,有怒时的眼,直视就是看的眼,微视就是觑的眼:总而言之,只是这个眼。眼睛的比量和现量境界,佛学的说法,是眼识的层次。若见得怒时眼,就说未尝有喜的眼,见得看时眼,就说未尝有觑的眼,皆是执定,就知是错。执着在一个角度上,不能换位思考,那是懒得思考。孟子说性,直从源头上说来,亦是说个大概如此。大概,就是大多数人的性还是善的,有没有恶的,叔本华观察是有的,我观察也是有的,冥顽不化者是也。荀子性恶之说,是从流弊上来,也未可尽说他不是,只是见得未精耳。性善论性恶论都是执之一端了,不够全面,看不到整个大象,就像是只看见哭的眼睛,黑暗的世界一样。众人则失了心之本体。”不见全象
        问:“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源头说可以这么理解,达道的途径就是去恶从善,直至头脑清亮。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末流上救正,便费力了。” 如果真理解本性是恶了,怎么个用功法?还真是想不出来。恶到崩溃?然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这是乱解,一听,然后想想。
        先生曰:“然。”对,就一个字。对就对了,挺好,总要补充几句,显得高明?不高明了。

  〔63〕先生曰:“用功到精处,愈着不得言语,说理愈难。若着意在精微上,全体功夫反蔽泥了。”嗯,这个有点儿像是练习太极拳,开始的时候要在架式上多多讲究,那是顺气的根本经验。练习久了,随意随气的推动而行,最好,一团和气运行,若是在意了招式,反倒从那境界中出来了。想来书法也是那样子的。
           如何不得言语?找不到描述的语言,因为那种境界有点儿玄乎,如混沌,只可以感受,言传,言语,因为每个词汇啊,都有解释,都是细节的描述,然后形成整体的意向,这恐怕是语言的问题了。所以,一旦涉及到整体的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后一个“悟”字,你若真的悟了,彼此会心一笑。

  〔64〕杨慈湖“不为无见,又着在无声无臭上见了。”〖杨简〗(1141一1226年)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南宋慈溪(今浙江宁波西北)人。他潜心研究心学,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抛却陆九渊的"沿袭之累"(指沿用程朱派的"理"、"气"等概念)。认为心是万物万事之源的精神性实体,心皆"虚明无体,广大无际,天地范围于其中,四时运行于其中,风霆雨露霜雪散于其中,万物发育于其中,辞生于其中,事生于其中"(《慈湖遗书》卷二《著庭论》)。他引进佛家思想,"毋意"的要求和佛家的"无念"相一致。
           百度上找来,杨的见解,别人的再次总结了,不读原著,是无法辨析的。阳明的大意大概是杨慈湖又执着于“无”上了,偏执一端,或有或无,总是阻滞。中庸的该有就有该无就无,佛家也批执着于空寂,宁着有见不着空间,有非有,空非空,才成了。
           执着于某一端,有的时候,真的觉得不是那人不明白,实在是呆在那里舒适,不用思考太多再写文章论辩,不用进入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人群中。不想去,这个起念是不想脱离舒适区。

  〔65〕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只是人不见耳。一人一世界的另一种解释,在时间轴上的解释。不觉察,糊糊涂涂过一生,何况一天?写日记是个头脑清明的好办法,至少让你察觉这一天又过了,做了一些什么?警觉一次次地刺激,或许能有机会醒来。夜气清明时,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然平怀,就是羲皇世界。夜气,浩然之气培养处。可见,睡好觉是何等的重要。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日中以前,礼仪交会,气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日中以后,神气渐昏,往来杂扰,就是春秋、战国世界;渐渐昏夜,万物寝息,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尽世界末世景象。学者信得良知过信得过良知,不为气所乱,便常做个羲皇已上人。《孟子·告子上》:“牿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66〕薛尚谦,邹谦之,马子萃,王汝止待坐。因叹先生自征宁藩以来,天下谤议益众。请各言其故。有言先生功业势位日隆,天下忌之者日众嫉妒。有言先生之学日明故为宋儒争是非者亦日博嫉妒。有言先生自南都以后,同志信从者日众,而四方排阻者日力嫉妒总结来去,都是个嫉妒,别人的问题,这个不好,可能是事实。不遭人嫉为用材嘛。门人这般骄傲你嫉妒才怪。就像公司的员工,都这样子,公司可能不错,但没有了未来。看阳明如何回答。
          先生曰:“诸君之言,信皆有之。但吾一段自知处,诸君俱未道及耳”。自知之明,你们没说。
          诸友请问。
          先生曰:“我在南都已前,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讨好众人委曲求全谦谦君子。我今信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使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罢”。那时候谦虚,忽而不谦虚了,众人瞠目,却不知自己已经见得真相,心中狂喜,不免得意洋洋,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众人一时间受不了,不免非议。俗人最受不了的是别人的学问,因为财富等身外之物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比如运气什么的,唯有学问见识是自家真本事。只能嫉妒。这一段发现不是我说的,是叔本华。
          自知之明,原来在这里。乡愿者,必有所掩饰,狷者不为,狂者进取,挡我者滚开。好吧,南都前后判若两人,其实已经是两人,也怪不得众人非议嫉妒。哈哈。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还不好?上善若水!
          尚谦出曰:“信得此过,方是圣人的真血脉”。识货。

  〔67〕先生锻炼人处,一言之下,感人最深。有的放矢,非请不言,一针见血。
         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
         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真的吗?我怎么见幸苦人可怜人多?境界不够?投射?
         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在。”
         又一日,董萝石出游而归,见先生曰:“今日见一异事。”
         先生曰:“何异?”
         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
         先生曰:“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盖汝止圭角[guī jiǎo] 汉族建筑制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未融,萝石恍见有悟,故问同答异,皆反其言而进之。对症下药。
         洪与黄正之、张叔谦、汝中丙戌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乡试后第二年各地举人汇集京师应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考试内容与乡试相同,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举人取得“贡士”资格后,方可参加殿试。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被视为“抡才大典”。归,为先生道涂道途中讲学,有信有不信。
         先生曰:“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个?愚夫愚妇谁人又信?肯做下来听听?马云说话,马伯伯说话,恐怕听的人感觉不一样。今天是这样子了。
         洪又言今日要见人品高下最易。先生曰:“何以见之?”
         对曰:“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有眼不识泰山?哈哈,马屁如此,也是厉害。好像“泰山”周围都聚集了不少马屁精,不思进取,只跟着沾光,晒合影。
         先生曰:“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先生一言翦裁剪裁,剖破终年为外好高之病,在座者莫不悚惧。好高骛远,那里如大地般平实。平平淡淡才是真,真的不是唱的。平心静气,如海纳百川,不是那高高在上,高处不胜寒,最后知道大地才是安稳踏实的所在。
           人不知而不愠!是也。

  〔68〕癸末春,邹谦之来越问学,居数日,先生送别于浮峰。送朋友。
         是夕与希渊诸友移舟宿延寿寺,秉烛夜坐,先生慨怅不已,曰:“江涛烟柳,故人倏shu倏,走也。《说文在百里外矣!”
         一友问曰:“先生何念谦之之深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走了,念之。
         先生曰:“曾子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若谦之者良近之矣。”出自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啊,哲学学得好,未必懂得怎么施农家肥,所谓不懂就问了。有学问,然后自以为什么都懂,就出问题了。曾有著名咨询师说,我看一眼这企业就知道什么问题,然后派学生去验证他的判断。这个,就自大了。有若无,一身轻。实若虚,继续装载,厚德载物,知识无涯,随走随学。犯而不校,走路时石头绊了你一下,你还踹石头一脚吗?有这样的人,当然也有不这样的人。
(好吧,几个小时没动了,到这里了。2016-12-18)

  〔69〕丁亥年1527年, 明朝嘉靖帝嘉靖六年,猪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
         汝中举先生教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即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意念一动了就有了善恶,加进去了欲望,如有色眼镜。知善知恶是良知意识大多数是为了欲望服务的,比如性欲驱使下的男人的眼睛,只有超级的大脑可以让意识脱离欲望获得真知,这是叔本华的《天才论》的发现。为善去恶是格物。格除欲望,目的是为善去恶,抑制住膨胀的私欲。”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没说究竟,没说透亮: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心的本体是道,意识是人类的为人服务的功能,因此知也分了层次,有的善来有的恶,物也因此被用作好事和坏事。看他们如何讨论,以下。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习心,就是带着欲望的心。格、致、诚、正、修,各种动作加上方法途径,目的就是为了复那性体,克己复礼,就是这个意思。虽然老子说礼貌近乎贼,那是从圣人的顺序走过来的,从普通人走过去“礼”是进入圣贤道路的关隘。
        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诗正。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好像有点儿和稀泥,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接引众生,好像佛家用语阅读204:《黄省曾录》第二部分:役役不宁、劈头盖脸、世亦难遇 - 88706 - 史军的博客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也对,内外都通透了,玻璃心水晶球。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正念功夫,念起即觉,一点点克去,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跟前便有失人,有人上不了车,器量不够大,便于道体各有未尽。”于道体未尽的意思是,你要能在蓝天下看见全象,还要能在雾天里透视明白,即在习性很重的那些人身上也看见本性依然,去点燃,去拨亮灯芯。不抛弃不放弃,从教的角度。
        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看人资质,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上下通教的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大实话。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寄望于他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不落实地的去修行,一些人世间无功夫,进庙做功课,病痛不小。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人啊,这脑子,大部分人只是用来满足自己的。在自己的欲望未能满足之前,去做什么“助人”的活动,总是那么不“诚肯”。一遇到困难事情,不是痛哭流涕地委屈,就是牢骚满腹的抱怨。所以,先进入“知足”状态,才能有诚意有爱心去做公益事业的。这个是事实。
        知足状态,与钱多钱少有小关系,没大关系。
        何出此言?意识,是脑子的功能,意识直接明心见性的,世亦难遇。(2016-12-19)

持续就是个功夫!

  评论这张
 
阅读(1209)|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