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史军的博客

2007年6月开始记录,11年...

 
 
 
 
 

日志

 
 

阅读229:林语堂的几本“智慧”书  

2017-08-10 20:04:44|  分类: 思考札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周易》,有点儿走不动了,虽然有老虎的勇气,也用上了牛的蛮力。
好像攀登高峰,需要绳索需要手杖一扬,去京东寻觅合适的图书。几千年传承,无数人走过,自然会留下很多有价值的tips,也有很精彩的解读只留在传说里。我抓了两本,近的是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稍远一点儿是明朝来知德的《周易集注》,看看两位大家能否在时间的长河上帮我拉起一座绳索。我这就沿着这条路,老老实实地读下了,不能跳着脚,在门口玩。玩辞,那是在进去之后的事。
顺手捡了林语堂的几本“智慧”书,作为烧脑之间的翻阅。

《美国的智慧》
起手部分和总结阅读得认真,中间浏览居多。一部游览美国思想文化的“游记”,大段大段的引文,甚至整篇文章,这不很像写游记时候放在那里的照片?只不过使图像和文字的差别。作者也说是“把旅行的感受一一记录在这在本书中。”
主要游览了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和几位伟人的作品,有散文、演讲还有日记。
关注的中心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做生命才最有价值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人们与其说是思考,倒不说是记忆,或者说是恢复遗忘的记忆。
其实,读懂了那些过来人的话,差不多也是走过来的人了。不懂的怕是永远耳旁风,到了离开的时候,能成了“明白人”,算是成功地活过这一回了。
摘录一些有意思的句子:

  • 智慧主要是一种均衡意识,更是一种对我们人类局限性的把握。
  • 美国人有一种对事实而非纯粹理念的固有的热爱。
  • 陶渊明之所以怡然自得心满意足,是因为他的内心平静似水,与世无争。(渊明,深处也明白了。)
  • 一个人观察着瞬息万变的世俗世界及其倏然而逝的美丽风景,并承认生命的有限,然而,他忍让会找到通往生命和幸福的光明大道。“这一但得到思想上的认可和接受,生命和幸福就可以真正开始了。”桑塔雅那说。
  • 品味普通生活的乐趣,展示在普通的日常环境和家庭琐事中人类的情感,让这些事情散发出真正呢个情感的光和热——这正是真正但问价的主要艺术使命。
  • 梭罗用第一手资料思考生活,他对生活的真正价值可能会发表最充分的看法。他很超脱,原理通过可鄙的手段获得世俗的名声。他全部生活的最高目标是寻求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
  • 自由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作为更高境界的幸福的实现条件。
  • 幸福意味着安宁,身体的安宁和思想的安宁。
  • 幸福来源于完成一项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之后的满足感。(能力的发挥,美国很多思想家发现了,这是人生的乐趣,就比如老人给孩子们做出可口的饭菜一样,但是洗碗的事情不要偷懒了。叔本华有发挥各种能力的分门别类的论述,在哲学家层面,林语堂和叔本华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上。)
  • 身体决定着精神,多么的确定无疑。——戴维 格雷森(林语堂特别推崇的美国作家)
  • 一位智者会小心谨慎,不让任何特定的思想方法成为永久性的态度。(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 沉思的能力来自于一种思想状态,而思想状态产生在一天中一定时段里不做任何事情的生活习惯。(叔本华对发呆的人,看好。)
  •  乔叟:工作过程中会休息的人是智者。(叔本华眼中的歌德,木心《文学回忆录》中的歌德无一丝赘肉,他们都看见高人了。有眼才能识得泰山。劳逸结合,在身更在心,Let it be. So what. 能怎的? )
  • 他是一位杰出、正直、诚挚的老年绅士,满年头白发,面颊红润,从他明亮的眼睛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一生都在节制自己欲望的人。为节制——美德之王干杯。《伟大的财富》,戴维 格雷森(道家有类似的生理学道理)

有点儿像围绕着“生活智慧”主题的美国文学史,我也是大致浏览。所谓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生活的智慧,归总来也就是大道一条,不幸的生活却如漫山遍野随处都可以立足的枝枝杈杈小路甚至无路之路,你若随心所欲到处乱跑,不能节制自己的欲望,终于不能上了“大道”,耐不住“性子”,最终你也不能“明白”。这是我以前常说的现在少说出口了的话:“有点儿可惜。”
大道至简,老子会这么说。


《印度的智慧》
“印度是沉醉于上帝的国度和民族”,这是林语堂先生开篇的第一句,看看印度著名演员阿米尔·汗的电影可以体会到这一点,上帝、神是电影中永远的参与者,须臾不离印度人的生活。
印度是个古老的民族,如此介绍印度的智慧的容易出就是就那么基本古老的书,还有一个继承的线路图。不像现代的比如美国很多人很多条线索交互并进,各领风骚没几年,再想想如今的互通互联时代,那真是鸡一嘴鸭一嘴,从噪声中识别、从众多选择中选择,才是个痛点,于是聪明的商家开发了“严选”和“必要”还有“心选”,想想2014年我曾经构想的“用心淘”。好吧,又被自己制造的噪声带走了。

林语堂游历印度文化,知印度的现在从何处来:
1、印度信仰
梨俱吠陀、奥义书、薄伽梵歌等。京东阅读有电子书,顺便看看,或者听书也可以的。
奥义书,叔本华的著作序言中提到过,其中的言论,就是叔本华严密论证后的结论。这也是复杂的人和简单的人,经由不同道理抵达相同终点的证据,止于至善,不过思考的人,清晰了地图和路径,如南怀瑾先生说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行动起来更迅速,也更自信,不受干扰——因为自己已经干扰过自己了。
《奥义书》与《梨俱吠陀》的颂诗不同。泰戈尔说:正是对生存意义思考,才把颂诗的精神和《奥义书》区别开来。
奥义书的意思是坐在导师边上,中文翻译成其义奥妙,也是不错的。中国奥义书的翻译先驱是徐梵澄先生,旅居印度二十多年,翻译出五十种奥义书,文言体。其后是“汉译世界经典学术名著丛书”《奥义书》的翻译者黄宝生先生。同一套丛书包含了石冲白翻译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又拿起来在读。这一次不把读不进去的理由归结于糟糕的翻译,有眼不识泰山,还要给自己的懒惰或不加思考找个理由。

2、印度幽默
五卷书、鹦鹉故事70则。
据说是伊索寓言、十日谈、一千零一夜等故事可能的源起。想来也有道理,印度的动物何其之多,与人类关系密切。
3、佛教
与前期的奥义书很多相似,聪明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内容有:《法句经》26品,品的意思是人分等级,差距何其明显。还有“佛教预言与传说”,“亚洲之光”,“首楞严经”等。
佛教经典中的一些比喻,读起来令人忍俊不禁,骂人相当够狠,比如《佛教生活方式》一节中:
  • 蒸沙石,欲成其饭。
  • 水灌漏卮zhī,欲求其满。
  • 刻人粪为栴檀zhān tán形,欲求其香。


《老子的智慧》
用现代语言翻译的《庄子》对应解释《道德经》的八十一章。
《道德经》箴言,一语中的,庄子故事讲解,大散文家笔法。若是学习作文,可以读。若是寻找“道”,直接读《道德经》了,三言两语说得明白,满满的收获。
讲一个故事,旁征博引,素材多,文字多,容易迷乱了现代人已经碎片化了的注意力。比如这么一句,书面语:“你吃了饭吗?”就可以有三种回答:你管我干吗;早吃了;不吃饭还能吃嘛。所以老子也说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只是大致浏览,待得重读《道德经》的时候参考?或者直接读《南华经》,让它们在头脑中自己打通,参考来去,总有些拉郎配的生硬。

                                                                                                                                                                                                                                                                                                                                  
  评论这张
 
阅读(396)|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